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提出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病,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广大师生都应该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进而预防艾滋病。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这个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主要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
二、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什么不同?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
三、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四、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尽管目前艾滋病还不能治愈,但还是可以治疗的。得了艾滋病应该针对症状,及时地、积极地进行治疗。目前已经有了抗病毒治疗方法,尽管不能完全消灭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可以有效抑制它的繁殖,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寿命。
五、艾滋病有哪些症状?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可分为三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6周出现。表现为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持续约两周自行消退。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明显的急性感染期,出现率约为50%-75%,此期感染者具有传染性。
2.无症状感染期: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症状,是艾滋病的潜伏期。潜伏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又称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时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3.艾滋病期:表现为全身症状,如持续不规则低热、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持续慢性腹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盗汗,初为夜间出现,继而发展到白天也存在;极度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复头痛、反应迟钝乃至痴呆;出现肺炎、结核、肠炎等,甚至肿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
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会立即死亡吗?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会立即死亡。潜伏期越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长。所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想方设法延缓发病。只要没有进入发病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七、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
5.购物、使用钞票;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八、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九、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的,作为大学生来说主要预防措施是: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后勤与资产管理处医务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