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筑牢青春防骗防线

发布者:廖娜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12

   为提升学生反诈意识,守护校园财产安全,2025年9月10日我院特邀渝北区反诈中心的吕茜警司为2025级新生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活动以“警惕网络诈骗,守护飞扬青春”为主题,通过案例剖析、数据解读、防范指导等形式,为学生 揭开电信网络诈骗的层层套路,织密校园反诈防护网。

   数据触目惊心:电信诈骗成主流,刷单诈骗居首

   宣传中披露的诈骗数据令人警醒。2024年电信诈骗发案占比高达60%,2025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攀升至70%,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当前主流诈骗形式。其中,刷单诈骗堪称“电信诈骗发案之王”,其作案手法具有极强迷惑性:骗子以“零投入、高回报、日清日结”为噱头发布兼职信息,先用小额返现获取信任,再诱导受害者

加大本金投入,最终以“任务未完成”等借口拒不返款并拉黑受害人,让不少学生深陷骗局。

   除刷单诈骗外,活动还重点拆解了多种针对学生及大众的诈骗类型。“双11提货卡”诈骗中,骗子伪造品牌提货卡及通知,以“领取礼品”为诱饵套取个人信息;“百万保障”诈骗则冒充保险公司客服,以“解除保险需认证”为由骗取资金;“机票退改签”诈骗通过伪造航班取消短信,诱导添加“客服微信”实施诈骗;“虚假交易购物”诈骗利用虚拟物品“收货不退”的交易漏洞,以低价充值、高价回收为幌子诱骗交易。此外,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刮奖等诈骗手段也被逐一曝光,让师生清晰掌握各类骗局的核心套路。

   以案为鉴敲警钟:警惕成为诈骗“工具人”

   活动中,吕茜还分享了“花季少女徐某玉”“寒门学子蔡某妍”等因诈骗悲剧离世的案例,惨痛教训让在场师生深刻认识到诈骗的严重危害。同时,宣传着重强调“警惕成为诈骗帮凶”,明确指出出租、出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的行为已涉嫌违法。

  多策并举筑防线:实用工具与方法助力反诈

   为切实提升学生防范能力,活动详细介绍了反诈实用工具与操作方法。国家

反诈中心APP作为核心反诈利器,具备报案助手、来电预警、身份核实、风险自查等功能,已累计受理群众举报线索232

3万条,预警3.1亿次,吕茜现场呼吁全体师生下载安装,筑牢第一道防护墙。

   针对境外诈骗电话高发问题,活动还分运营商给出“国际来电拦截”开启指南:

-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KTFSR”发送至10086,或通过“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公众号开启国际号段拦截;

- 电信用户:关注“天翼防骚扰”公众号,在“个人中心-智能拦截”中开启国际长途拦截;

- 联通用户:通过“智慧沃服务”公众号“手机管家-号段拦截”功能拦截国际号码;

- 广电用户:编辑短信“KTGLLJ”发送至10099,或通过中国广电APP、小程序开启国际来话拦截。

   此外,全国统一反诈预警电话“96110”被重点强调,吕茜提醒师生务必接听该号码来电,及时获取风险预警信息。

   此次反诈宣传活动内容详实、案例鲜活,有效提升了我院学生的反诈意识与识骗能力。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推进反诈宣传常态化,切实守护师生的财产安全与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