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学校无人机学院举行了低空经济系列活动,包含专家聘任、主题讲座、实训中心参观及专业交流等,聚焦低空经济前沿,共探行业发展新机遇。
专家聘任仪式

中国AOPA 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陈从喜,学校校长李国、常务副校长李慧民、副校长方晓东,学校低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涛、无人机学院院长陈宽、无人机学院副院长张强出席讲座,无人机学院4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讲座开始前,学校为陈从喜博士举行了专家聘任仪式。

△方晓东副校长为其颁发 “无人机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聘书

△李慧民常务副校长为其颁发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技术顾问” 聘书

△李国校长为其颁发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聘书
聘书的颁发,标志着学校在低空经济领域搭建起 “专家引领” 的合作桥梁,为后续专业建设与科研发展注入权威力量。
主题讲座

随后,陈从喜博士以“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与地方实践路径”为题,带来一场精彩讲座。

他从“国外先进空中交通经验与启示”“中国低空经济战略与政策解析”“低空智联网发展瓶颈与对策”“地方低空经济实践路径及案例”四个方面,对2025年国内低空经济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与分析。讲座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既有对行业趋势的宏观把握,也有对技术细节的微观解读,让在场师生了解低空经济行业前沿动态。

师生们围绕 “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方向”“区域低空经济差异化发展” 等问题积极提问,陈从喜博士逐一细致解答,现场学习气氛热烈。
产教融合交流




为进一步推动无人机学院专业建设能力,提升低空经济研究水平,践行学校以“专家引领、产教融合”推动无人机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在无人机学院领导的陪同下,陈从喜博士参观了无人机实训中心。实地察看了无人机实训设备、模拟操作平台及教学场景,对学校实训教学条件给予肯定,并结合行业需求,就实训课程设置、设备更新迭代等提出建议。


陈从喜博士与学校领导、无人机学院专业教师围绕“低空经济背景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展开交流。他强调,人才培养需紧扣行业痛点,加强 “产教融合”,既要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也要强化实操能力与创新思维,助力学生毕业后快速适配岗位需求。教师们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发言,现场研讨氛围浓厚,为后续教学改革与课程优化明确了方向。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让师生近距离接触低空经济行业前沿动态,更推动学校在低空经济领域的 “政产学研用” 融合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学校将以陈从喜博士的聘任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专业体系、提升科研水平,为重庆乃至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个人简介

陈从喜,博士,研究员,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资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曾任国土资源部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自然资源部统计监测室主任、综合研究室主任。长期在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兼职教授、校外研究生导师或客座研究员。担任多部委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和招标项目评标专家。长期从事资源经济、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多次获部级科学技术奖。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4917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49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