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程学院简介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成立于2013年,下设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地面设备维修、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无人机学院下设无人机测绘、无人机应用、应急救援技术7个专业,专门培养航空器制造与维修以及无人机测绘、应用、救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航空工程学院现有教师25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3名,讲师8名。行业企业兼职教师4名。学院拥有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4名。通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和企业挂职锻炼等手段,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0%,且全部教师都持有本专业的技能证书(包括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等),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通过学校自主投资和国家财政拨款支持,建成了完善的校内实习基地,已建成包括飞机维修技能实训中心(涵盖飞机发动机拆装、飞机结构与系统、飞机起落架及附件、飞机蒙皮钣金铆接、飞机紧固件与保险、线路标准施工、飞机模拟传动装置、飞机管路施工、密封与防腐、飞机电瓶维护实训室)、航空地面设备维修实训室和飞行器数字化设计及制造实训室在内的多个实训室。

自成立以来,航空工程学院锐意进取,取得了显著成绩。2019年,《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被重庆市授予高职院校骨干专业;学院主持建设了重庆市《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在线教学资源库,并于2020年参与建设《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库《飞机电子实训设备及航空电瓶》。2023年,学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获准开展专本贯通培养试点,学生专科毕业后可直升本科。学院建设了民用航空器航线维修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学院是川渝地区唯一开设《航空地面设备维修》专业的学校,与威海广泰等知名企业长期合作,开展订单班及师徒制项目合作,学生遍布国内主要机场和航空地面设备企业。自2019年以来,学院成功申报并主持了重庆市教委重点科技项目二项,青年项目三项;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4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项;横向科研课题六项;获授权发明及新型实用专利五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4部。

航空工程学院与企业深度融合,形成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机制。学院与华夏航空、重庆通航、广州飞机维修公司、深圳空港设备维修、重庆两航金属、山东广大航空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了20多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实习就业,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积极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模块化和项目化教学,将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融入课程教学,将创新创业贯穿于人才培养之中。《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学生自2017年以来,先后三次代表重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赛项,2022年代表重庆参加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飞机维修》赛项获三等奖,2023年代表重庆参加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大赛《飞机维修》赛项获二等奖。 

未来,航空工程学院师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五金建设为核心,以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为特色,坚持对标一流、整体推进、特色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遵循教师先锻、产教交融、课改教创、服务引领、国际视野的发展路径,力争建设成为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校企交叉融合、双师精准对接,引领三教改革、学生就业率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高职教育平台。